2012年9月29日 星期六

蘋果與谷歌地圖的後續發展

(2012-09-25)Google執行董事Eric Schmidt說:目前還沒有計劃出iOS6的地圖app
http://edition.cnn.com/2012/09/25/tech/mobile/google-schmidt-maps/index.html




(2012-09-26)All Things D報導蘋果與谷歌在『語音轉向導航』上談砸弄僵了。
http://allthingsd.com/20120926/apple-google-maps-talks-crashed-over-voice-guided-directions/




(2012-09-27)All Things D報導的『中文轉載』
http://www.frostyplace.com/index.php?story_id=12265




(2012-09-28)蘋果執行長 Tim Cook 就地圖 app 令使用者失望公開致歉『原文』
http://www.apple.com/letter-from-tim-cook-on-maps/




(2012-09-28)蘋果執行長 Tim Cook 就地圖 app 令使用者失望公開致歉『中文翻譯』
http://www.frostyplace.com/index.php?story_id=12270



(2012-09-28)蘋果執行長 Tim Cook 就地圖 app 令使用者失望公開致歉『第9樓的中文翻譯+譯者心中OS』
http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383&t=2967644



(2012-09-29)Google 不願意開放 iOS 版的即時導航服務『第24樓ulyssesric所寫的深入見解』

http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383&t=2967644&p=3



這也解開了我前一篇文章所不解的:為何iOS上的GoogleMaps落後Android版本那麼多,Google非不能也,實不為也啊@@


2012年9月6日 星期四

蘋果地圖的Flyover

初次看到蘋果地圖Flyover功能的Keynote簡介時,回想其先前陸續併購的地圖相關公司(Placebase, Poly9 ,C3 Technologies ),總算初步看到實際上融入到蘋果的產品之中,然心中覺得:蘋果自製地圖及與TomTom、Yelp等圖資的搭配,仍有其市場競爭的優勢及劣勢。

一、Flyover:華麗有餘、實用不足

總覺得她應該出現在GoogleEarth添加的功能裡,而且GoogleEarth目前也已提供3D City View的圖層或功能,不管說Google是跟進做法,或與之競爭(至少抵消Flyover的影響),都可看到兩者在地圖領域的寸土必爭。

但是,我覺得兩者的差異是:Google的3D City View是站在既有的巨人肩膀上再強化功能,Flyover是想用華麗的空照圖來吸引用戶關注及轉移陣地。

先以功能性角度觀之,不管是哪家,如此的城市空照圖很酷很炫,可以說是【衛星空照圖】的進階版,拿來瞧瞧看看OK。記得Google的衛星空照圖開始有的時候,從空中俯瞰家鄉及自己有興趣的地方,當時真的有被感動到,之後,更利用其衛星空照圖的【時間軸功能】來攫取相片,寫了篇關於【萬聖祠】的文章。而飛行空照圖未來若能拓展到世界各地,其能給人的感動(也僅純感動,除非再加上時間軸等的活用)應該會更深吧!

空照圖在拍攝時,所需面對各國不同的航空規範,我想會比衛星照更加棘手,衛星照片都已經爭議不斷了,更何況是航空器的空拍!想想茉莉花事件的約旦,會讓飛行器在他們首都飛來飛去地拍攝空照圖嗎?(軍用的應該做得到,但這裡提的是民間使用)而衛星拍照卻不需要約旦的允許,想拍那就拍那,差別還是有的。

二、TomTom及Yelp圖資:全球化有餘,在地化不足

講到地圖功能,平常生活所會用到的,反倒是【地址搜尋】、【導航】和【附近街景觀看】最為重要,沒了這三項,即便有Flyover,也不會吸引我改用蘋果的地圖;所以接著來談蘋果新的地圖響廣合作夥伴TomTom及Yelp。

先說TomTom,已經有台灣網友以白老鼠的試驗精神,將iOS6的新地圖做了完整測試後,可以看看該網友精闢的心得報告12。新地圖有很大的盲點就是: TomTom的台灣地圖還大部分是英文的,已經習慣Google地圖的台灣使用者,應該很難這樣的轉變,有可能的發展會是:即便更新到iOS6,也會將蘋果新地圖晾著,甚至會等到Google地圖在App Store中可單獨下載時,才更新到iOS6(我個人就是這樣規劃著)。

接著是Yelp,立意很好,但只適用於美加歐洲國外地區,一樣在地化不足,沒有在各地區搭配類似Yelp評價網站公司,難以一體適用於各個國家,發揮最佳的組合及戰力,華人地區至少要搭配【街旁】或【大眾點評】吧!就像在中國:搜尋搭配百度、微博支援新浪的意思一樣,在台灣:Yelp有等於無。

三、合約考量:沒有永遠的敵人或朋友

最近新聞看到iOS6 Beta4的釋出,討論得很熱烈的部分是:YouTube app不再內建。然後看到媒體很誇張的講述:蘋果與谷歌開始征戰、互相排擠等等,看了實在覺得很好笑,我個人是認為只是合約上的考量。

從2007年 iPhone上市至今屆滿5年,Google的Maps和YouTube 打從一開始就隨機內建在預設的軟體中,兩家公司一定有某些程度的約定及合作,比如:軟體內建於iPhone之中,Google需給蘋果多少權利金;而每用Maps搜尋一次,蘋果要給Google多少金額等等。時至今日,若合約到期兩 者分道揚鑣亦屬必然,並不需大驚小怪,而且更可以期待Google的Maps和YouTube作為單獨軟體發行時,其必然將更強的功能追加於軟體中,而不必受限於與蘋果間合約的約定,至少讓iOS的Google地圖先要跟上Android的版本功能吧!

我們可以隱約發覺這兩個軟體,在iOS中沒啥太大的更新變動,不像在AndroidOS的手機上,Maps和YouTube功能的增進,尤其是Turn- by-turn的導航,Android上已經有了,iOS還沒放上,實在是不可思議。如今來看,iOS6搭配TomTom的導航,只是不想繼續依賴 Google而做的另外選擇,好不好有待時間考驗,尤其是【在地化】及【街景】這兩項,不知TomTom有何對策?

蘋果以前在其他領域其實也曾經試過用自家的軟體,比如:iOS5時把Twitter整合進來,但卻沒放入Facebook,因為蘋果自己想試試用 iTunes中Ping的功能來做到社交網路的互動,但目前看到的結果是:Ping已經掛到不知在哪裡了@@,而iOS6卻再把facebook整合到系統層級內。舉Ping做例子,是想告訴大家:蘋果新地圖如果與TomTom合作效果不佳,哪天回頭又和Google地圖做搭檔,應該也不會太奇怪。

2009年10月,在Android上Google地圖推出Turn-By-turn功能時,所有做硬體導航的廠商如TomTom 、Garmin等,在美國的股市其股價直接下跌了一小段,而今,若Google再將【離線地圖】功能加入Android及iOS裡,很難想像硬體導航廠家如何應對呢?

【離線地圖】通常是較為進階的用法,且在iOS上可能需要先JB破解或付費購買第三方軟體,讓使用者可以先行下載要去玩或出國的地方之地圖,免去跨國貴得很的網路漫遊費用。如果Google佛心來著,將地圖直接增加【離線地圖】功能給一般用戶的話,硬體導航廠家的利基市場將會愈來愈小了。

補充:2012/06/28起,Android用戶Google地圖6.9版本以後,可用離線地圖功能,但目前離線地圖功能中還不能【搜尋】及【導航】, 我想是因為【離線】嘛,而【搜尋】及【導航】需透過Google的Server運算,【離線】了當然無法【運算】。

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

關於蘋果電視


最近國外科技網站一直有謠傳Apple準備要出iTV(想像圖,意指蘋果的電視產品),針對這個部分想寫寫自己的一些觀點及推論。

我們知道Apple已經出了AppleTV(可以把它想成是:電視的機上盒)的一代到目前的三代,其實目前的AppleTV2代 在操作上已經蠻方便,而搭配iOS (iPhone, iPad,Touch )設備後,在同一WiFi環境中,透過Remote App操作一樣簡便,甚至於輸入方面更不成問題,只要iOS有什麽語言,就可輸入查找該語言的資料(以YouTube為例: 1、 2、 3)。

這部分的方便性,可以和壹電視網樂通的操作器一比較就知道,網樂通的操作器把注音符號放在數字鍵中,可以做到輸入搜尋沒錯,但如大家所知,它像傳統功能性手機一樣,難用到不行,不能太怪網樂通,免費的嘛,只能將就點用。


如果以後Remote App再加上Siri的語音辨識及操控,應該更可以隨心所欲的與電視間互動,想想看只要對著SmartPhone說說:『播放水滸傳第24集』、『最熱門的電影或影集』,iTV或AppleTV就幫你搜尋並播放,連Keyin都不用,那該有多方便啊^^



當市場再大起來後,Apple再出給Android用的RemoteApp,就像當年iTunes從僅有Mac版本到推出Windows版本,擴大整體的使用率一樣;沒iTV沒關係,只要你有AppleTV 及SmartPhone (Android or iOS 都好),就可以初體驗:蘋果簡便的操作方式。


接著,我個人認為,目前最大的關卡是在【內容取得的授權協議】,試想,有好的操作界面了,卻看不到想看的影片,那不是白搭嗎?JB(破解)過的AppleTV除外(參考:JB後大陸的多看插件),這裡想講的是商業模式,讓大家都得益的運作方式。

影片授權解決後,才能夠讓iTV更有生產的意義,雖然我個人覺得AppleTV 23代已經夠用,尤其3代已經支援到FullHD了,而現在HDMI的電視已經遍地都是,Apple並不需去承擔大尺寸電視銷售的風險與競爭。

唯一我能想到的可能性是:藉由推出iTV,以母雞帶小雞的方式,拓展 AppleTV全球能見度,同時再將AppleTV降到不可思議的價位,比如 USD39(接近機上盒價位,USD99還是高了些),讓兩者相輔相成,一方面給想買品牌電視的人除了SONY 、 SAMSUNG外,還有iTV購買的選擇;另一方面,給已經有平板電視的用戶,可以用AppleTV來體驗iTV的內容及操作方式,增加產品的光暈效應。


蘋果公司用AppleTV來試試電視的水溫很聰明,進可攻退可守,市場還不大前,用AppleTV先佔一份門票,沒變成主流也無妨,只是個興趣:It's still a Hobby。按照Cook自己所說的:最近一個會計年度賣了2.8百萬台 ,蘋果公司會計年期間比較特別,起訖為:2010-10~2011-09;但,誇張的是,最近一個季度(2011-10~2011-12):賣了1.4百萬台,簡單講:用一季度的時間賣了以前半年的量,有意思,值得後續觀察。

雖然Cook自己說:以營收規模來看,他還是把AppleTV歸類為『興趣』,但他仍然建議公司努力地修改、增進AppleTV的功能,並分析使用者回餽的結果。

營收比較,最近一季度,百萬美元計
iPhone    24,417(244億美金)
iPad          9,153
Mac          6,598
iPod          2,528
AppleTV       140(1.4億美金,從財報分類看不出來,故採用Cook的說法)

整個季度營收:463.3億,AppleTV 1.4億,佔比:0.3%,以CEO的角度來看,歸類為『興趣』也無可厚非。



最後有些對AppleTV及iTV的建議,提供給大家腦力激盪一下

其一:對YouTube Live Streaming(線上及時轉播)的支援


目前iTunes裡也有Live Streaming,但相對於YouTube的規模,實在是小巫見大巫,如果可以支援YouTube各式各樣的Live轉播的話,不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,讓AppleTV更加方便地利用現有的網路資源,借力使力,拓展AppleTV的販賣誘因。

以自己常常看的羽球賽事為例,BWF常常有最後8強或4強的線上轉播,而在此時,真的很不想打開連結電視的電腦後,再開瀏覽器來看,如果AppleTV支援YouTube的Live Streaming,只要用AppleTV打開、用iPhone Remote輸入或搜尋該網址、就直接可以看了,連電腦都不用開機,多好^^

其二:對第三方廠商Apps的開放與支援

如果Apple真的出了iTV,對於她家自身的軟體一定是會整合進來,如:現有iTunes影片庫的使用、Siri的語音控制(Voice Control)及FaceTime的視訊通話等,而已經在AppleTV裡的:NBA、MLB、NHL、WSJ更不用說。

接著,更重要的是對第三方軟體的開放,比如新聞類的:CNN、NHK、Bloomberg,知識頻道類的:Discovery、NGC國家地理頻道,軟體應用類的:Skype、facebook等等,可以像現在軟體分類的方式一樣,多一個:for iTV,和原來for iPhone、iPod Touch、iPad作區分,那這樣就可如同當初iPad站在iPhone Apps軟體基礎上,再更上一層樓。

那,為什麽說需要對於第三方軟體Apps的開放與支援呢?首先講一下FaceTime,蘋果軟硬體整合的功力當然不在話下,我自己推想,iTV的操作可以變得如下:


告訴Siri,開啟iTV上的FaceTime,並打給爸媽家裡的iTV,然後開始視訊。

夠簡單吧!這是蘋果的強項,當初我自己的兩個妹妹陸續買了iPhone後,最讓她們倆覺得最不可思議的簡單,就是用FaceTime與彼此的視訊,不需任何設定,只要彼此有iPhone電話且在WiFi環境下,就可享受Apple帶給大家簡單且實用的操作。

FaceTime是Apple官方軟體,而其他的呢?如Skype、Tango等,Apple是否願意開放給他們在iTV來用呢?這非常關鍵,因為就視訊來說,Skype還是市佔第一,要讓擁有iTV的人,能夠與最多人視訊的話,就不能排除Skype,對方沒iTV沒關係,只要iTV上有Skype就可以,目前AppleTV破解後,其實就可當iPad用,也就是說,技術上iPad有Skype的話,iTV就也可以用Skype,頂多對for iTV的版本最佳化一下,或再與Siri的語音控制結合。總之,在這方面總不能落後基於Android的三星SmartTV吧=_=


後記:這篇文章寫了一些時候才完成,到這週五(5/11日),鴻海的郭董證實正在籌備生產iTV,這下可有趣了,請各位看官拉個板凳等著瞧吧^_^

忽然覺得,六月Apple的WWDC(開發者大會)如果開始了Apps Store for iTV的軟體開發API,那時間點倒是配合得剛剛好,【大軍(iTV硬體)未發、糧草(軟體)先行】啊!一環接著一環,環環相扣。


5/11日相關新聞

1.Foxconn plans renewed shift into distribution

2.Foxconn Chief Confirms The Apple iTV

3.蘋果 iTV 確認!將由富士康與夏普生產

4.Apple iTV來真的?郭台銘證實鴻海正積極籌備中


5/14日後續新聞更新

1.Foxconn says CEO Gou absolutely did not confirm work on an Apple television

2.富士康否認準備生產蘋果電視


雖說富士康出面聲明:『郭董絕不會確認正在開發或制造某一客戶的產品,他所說的是,富士康一直在準備滿足客戶的製造需求,這樣客戶才會愿意與富士康合作生產他們的產品。』

但依照整體情勢發展,並說文解字一下的話,其實Apple iTV還是很有可能在籌備中,當天的中國日報記者,不知有沒有錄音(影),讓我們可以聽聽郭董是怎麼說的?或是記者自己的心領神會呢?


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

孩子敎會我的十件事

1. 讀書是件重要的事,但愛看書絕對更重要。
不讀書則手無寸鐵,是我常和孩子說的話,但如果只會讀教科書,而不愛閱讀的話,生命的寬度會受限很多。

2.考試成績不是唯一標準。
真的,出身聯考世代的我,總覺得考試成績一試定江山,但隨著12年國教的來臨,我想從容的讓孩子決定他要去的方向,這價值觀要改不容易。某一回,孩子拿了張67分的大考考卷回來,當天晚上我一語不發,內心千般滋味,孩子自己是知道的,撐到睡前我到他的床邊,告訴他︰這成績,媽媽真的很難過,你知道自己寫錯的原因(一整大題看錯題目)。可是媽自己想通了,我會這麼難過,全是自己的自尊心,因為我總以為我的孩子不應該出現這種分數,我自己檢討了,你也必須改進。



3.課本上沒敎的事,都很重要。
知識誠可貴,但生活上的點滴無一不重要。吃飯是重要的,運動是重要的,交朋友是重要的,尊重是重要的,睡覺更是重要的…。在當媽以前,只知道工作是重要的。



4.漫畫不是違禁品。
童年時期還是戒嚴的我,整個填鴨式的求學階段,漫畫(或課外讀物)這堪稱上帝的禮物,但是讀書和看漫畫是水火不容的兩件事,父母不准看漫畫,校園裏怎可出現這東西,一律沒收。但想想當年,老大好動不愛看書,眼見快升上大班了,不培養自我閱讀興趣(總不能還要我每天唸睡前故事吧!),學齡後怕被教科書淹沒,所以搬出珍藏多年的兩部漫畫[灌籃高手]&[鄰家女孩]。還一度擔心鄰家女孩裡,主角之ㄧ會因為意外身亡,這生死課題又太嚴肅,所以建議她先看灌籃(鄰家上小學後再看),從此…養成了她閱讀的習慣,很扯但是真的。



5.孩子永遠也不要成為負面的父母的樣子。
(他們其實也不想成為我想像的樣子)
生活總是起起落落,情緒也有高高低低,孩子永遠看在眼裡。罵小孩時,要先自己照照鏡子,想想當年自己和他一樣大時,又優秀了多少



6.不用為孩子想太多,許多的安排常常也是徒勞無功。
就學才藝這件事,幼兒園時期大概是顛峰,英文/珠心算/繪畫/音樂/舞蹈/扯鈴….真的很扯。要認知,學習的過程是在培養一種興趣,而非專長,我總瘋狂的在尋找孩子的成長說明書。但到頭來,孩子會自己找到


7.其實,我是父母,不是老師。
或許,我是多讀了點書(孩子有天會超越我),年紀也長了點(但願不是虛長幾歲而已)。我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些生活的體驗與累積的智慧,但我不能教導他們每件事。所以,當孩子在某方面的成就已經超越我了,那麼我知道應該適時的閉嘴。



8.失控時,要回到原點。
火爆脾氣的我,真生起氣來,可是會說出讓自己後悔話的大笨蛋。所以,沉默不出聲是我唯一的救贖,冷靜的想想,看看孩子小時候的照片,一切回到原點,孩子可是比我單純得多的生物啊!



9.縱使偶有失望,可是不能絕望。
養育小孩這條路真是漫長,似乎也和我的壽命等長。有時候,會覺得同一件事怎會屢犯不改,心中難掩失望,但是將時間拉長來看,那屢次不改的毛病,其實已經在成長的過程中,默默的不存在了。所以,孩子永遠值得等待,是一點也沒錯。


10.謝謝他們的存在,讓我有機會成為更好的父母。

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

萬聖祠奠安之感觸


最近和父親聊到老家古寧頭沙崗那片農耕地,北邊點就是海岸,若沿著沙崗路由南往北走,會往左右兩邊岔開,分別到兩個碉堡:西一點紅及東一點紅,當然現在已經無人看守。

時光回溯到民國38年的古寧頭戰爭,共軍登陸就是在西一點紅到東一點紅這一片海岸,最後也是在這裡,共軍被擊敗、殘兵被俘虜,按照國共兩邊自己的統計參考維基百科估算至少有上千名共軍陣亡,國軍陣亡的將士沒問題,已被安置在金門太武山下公墓,而上千名陣亡的共軍呢?


聽老家哪兒的宿老及老爸的說法,絕大部分就地掩埋,甚至村里有些人當時還被國軍要求去協助處理,這些人埋在那裡呢?就在西一點紅及東一點紅那片海岸。

回想一下,古寧頭戰爭打完了後,國共間還是很緊張,金門周遭海岸開始佈滿各式各樣的地雷,戰車雷、人員殺傷雷等不勝煩舉,怎麼佈雷的呢?聽過父執輩駐守過金門的一位陸軍徐伯伯說,以人員殺傷雷為例,簡單講:【要多少、有多少、撒多少】,雖然有些誇張,但打個八折,應該也離真實情景不遠。也因為如此,沿海的沙灘絕大部分沒有經過什麼翻動。

接著,民國95年5月26日,台灣的立法院通過【殺傷性地雷管制條例】,依法需於102年6月14日前完成國內(主要是金門馬祖地區)地雷的清除。政府開始了除雷。97年12月,除雷工作進行到古寧頭沙崗北邊海岸,清出了上千具骨骸,挑出了塵封已久的往事。官方說是有含當地民眾明清時的先人古墓,但以早期民眾習俗,所謂明清時先人古墓,也僅是各自埋葬在田裡或田邊,概算沙崗的農耕地數量以一百計,一田兩位也才兩百,怎樣也與上千具骨骸兜不攏。因此,我自己推估上千具骨骸其絕大的部分,應該是當時共軍陣亡的將士。

我用GoogleEarth的時光機,抓了兩個時間點、同一個地方的衛星空拍圖,分別是2006年及2009年,2009年那張可以看得到好像畫了格子似的除雷作業區塊,有興趣者可以用GoogleEarth或Map來看看。
2006-08-11
2009-10-29
















負責第一線除雷的金防部人員心理總也感到不安,縣政府也需妥善處理好先民古墓的問題,而該區域屬於金門國家公園所管理的範圍,所以三方共同想了個做法,設立【萬聖祠】以奠祭該無名之亡靈,在99年7月落成【萬聖祠】100年4月29日舉行安座儀式

此做法除了消弭了當地村民不安外,我想最重要的意義是讓當時共軍亡逝的後代,也能夠來此弔祭先人。這方面相對於縣政府計劃要做的百年和平鐘,應有相輔相成的意義,可以相得益彰,讓【戰地】真正轉化成【和平之島】,也讓兩岸民眾的心更加緊密。

先前看過大陸一位歷史軍事專家的文章,以大陸的角度來敘述金門戰役(及古寧頭戰役),最終提到從廈門瞭望,遙祭在金門戰役逝世的親屬。如今萬聖祠已奠安,兩岸商談的陸客自由行也即將開放,讓有需要的人們,可以更近、更人性地完成其心中的掛念。

後記:
父親有提到在古寧頭這,之前每年農曆七月,村里的鄉親都會集資購買金紙,由村長統一拿到沙崗祭拜,我想這也是鄉親所能夠盡的微薄之力吧!

願、戰爭的傷痕,
能、慢慢地撫平;
祈、兩岸共攜手
創、萬世之太平。

2012年2月11日 星期六

Chrome and Firefox


Chrome 17加強安全防護與網頁預載功能

Google Chrome瀏覽器開發團隊於周三(2/8)將第17版由測試頻道轉至穩定頻道,該版本主要加強網頁預載功能,並提供類似雲端防毒的功能,避免使用者下載 到惡意軟體;同時修補20個漏洞,Google也發出10500美元的獎勵金。 

預載頁面的功能方面,除了使用者在網址列輸入時會預先載入網頁資料之外,新版本將會預先繪製頁面,因此當使用者按下輸入鍵的瞬間就能看到完整的頁面。 


看到這篇文章裡,Google用獎勵金來鼓勵軟體高手,幫忙找出Chrome的漏洞,實在感觸良多,雖然說是讓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,雙方皆贏:Chrome修補漏洞、而軟體高手得到報酬。

但在我自己想到的是:Mozilla基金會的FireFox,多多少少會被冷落在一旁;即便Google仍然持續地與Mozilla基金會合作(Google還是Mozilla收益最大的貢獻者),但看FireFox市佔率已停滯不前,就知道FireFox已經比較沒有什麽著力點。

為何?在還沒有Chrome的時候,FireFox努力地從零市佔率,成長茁壯到25%左右,那個時期,微軟的IE也還老神在在,不理不睬地看待者這後進者,即使FireFox最支援業界的各項標準、最多擴充,IE仍我自為之,要等微軟擁抱標準,再說吧!

這段期間,自己除了網銀、線上學習等非得用IE不可的情形才用IE以外,其他皆是用FireFox。

直到Chrome出現,我移情別戀了。

Chrome快、以網路為使用的核心,支援標準那更不用說,甚至於買下Video編碼公司,並開源出來(WebM)免費給社群使用,在在都讓人耳目一新。這樣的改變,讓IE及FireFox都加快了開發的速度,並讓IE正視標準的支援,最終讓使用者更加能得到網路使用體驗的一致性。

總覺得,在瀏覽器市佔率的征戰中,FireFox開了IE鐵桶般大壩的第一道切口,而Chrome再丟下一顆連環彈(會這麽形容,是看到Google的各項網路服務,一個接一個,一個連一個,雖然最近的整合帳號牽扯到隱私問題,還餘波蕩漾中),讓現在IE的全球市佔率僅剩50%左右,微軟終於驚醒,改版出了IE9,支援業界的各項標準(奇了,轉性從良,哦不,擁抱起使用者來著,亂不習慣地。)

這樣也好,讓使用者有更一致的瀏覽體驗,也讓各家瀏覽器更競爭及提供更佳功能給使用者,不能不謂為使用者之福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