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

孩子敎會我的十件事

1. 讀書是件重要的事,但愛看書絕對更重要。
不讀書則手無寸鐵,是我常和孩子說的話,但如果只會讀教科書,而不愛閱讀的話,生命的寬度會受限很多。

2.考試成績不是唯一標準。
真的,出身聯考世代的我,總覺得考試成績一試定江山,但隨著12年國教的來臨,我想從容的讓孩子決定他要去的方向,這價值觀要改不容易。某一回,孩子拿了張67分的大考考卷回來,當天晚上我一語不發,內心千般滋味,孩子自己是知道的,撐到睡前我到他的床邊,告訴他︰這成績,媽媽真的很難過,你知道自己寫錯的原因(一整大題看錯題目)。可是媽自己想通了,我會這麼難過,全是自己的自尊心,因為我總以為我的孩子不應該出現這種分數,我自己檢討了,你也必須改進。



3.課本上沒敎的事,都很重要。
知識誠可貴,但生活上的點滴無一不重要。吃飯是重要的,運動是重要的,交朋友是重要的,尊重是重要的,睡覺更是重要的…。在當媽以前,只知道工作是重要的。



4.漫畫不是違禁品。
童年時期還是戒嚴的我,整個填鴨式的求學階段,漫畫(或課外讀物)這堪稱上帝的禮物,但是讀書和看漫畫是水火不容的兩件事,父母不准看漫畫,校園裏怎可出現這東西,一律沒收。但想想當年,老大好動不愛看書,眼見快升上大班了,不培養自我閱讀興趣(總不能還要我每天唸睡前故事吧!),學齡後怕被教科書淹沒,所以搬出珍藏多年的兩部漫畫[灌籃高手]&[鄰家女孩]。還一度擔心鄰家女孩裡,主角之ㄧ會因為意外身亡,這生死課題又太嚴肅,所以建議她先看灌籃(鄰家上小學後再看),從此…養成了她閱讀的習慣,很扯但是真的。



5.孩子永遠也不要成為負面的父母的樣子。
(他們其實也不想成為我想像的樣子)
生活總是起起落落,情緒也有高高低低,孩子永遠看在眼裡。罵小孩時,要先自己照照鏡子,想想當年自己和他一樣大時,又優秀了多少



6.不用為孩子想太多,許多的安排常常也是徒勞無功。
就學才藝這件事,幼兒園時期大概是顛峰,英文/珠心算/繪畫/音樂/舞蹈/扯鈴….真的很扯。要認知,學習的過程是在培養一種興趣,而非專長,我總瘋狂的在尋找孩子的成長說明書。但到頭來,孩子會自己找到


7.其實,我是父母,不是老師。
或許,我是多讀了點書(孩子有天會超越我),年紀也長了點(但願不是虛長幾歲而已)。我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些生活的體驗與累積的智慧,但我不能教導他們每件事。所以,當孩子在某方面的成就已經超越我了,那麼我知道應該適時的閉嘴。



8.失控時,要回到原點。
火爆脾氣的我,真生起氣來,可是會說出讓自己後悔話的大笨蛋。所以,沉默不出聲是我唯一的救贖,冷靜的想想,看看孩子小時候的照片,一切回到原點,孩子可是比我單純得多的生物啊!



9.縱使偶有失望,可是不能絕望。
養育小孩這條路真是漫長,似乎也和我的壽命等長。有時候,會覺得同一件事怎會屢犯不改,心中難掩失望,但是將時間拉長來看,那屢次不改的毛病,其實已經在成長的過程中,默默的不存在了。所以,孩子永遠值得等待,是一點也沒錯。


10.謝謝他們的存在,讓我有機會成為更好的父母。

2012年4月8日 星期日

萬聖祠奠安之感觸


最近和父親聊到老家古寧頭沙崗那片農耕地,北邊點就是海岸,若沿著沙崗路由南往北走,會往左右兩邊岔開,分別到兩個碉堡:西一點紅及東一點紅,當然現在已經無人看守。

時光回溯到民國38年的古寧頭戰爭,共軍登陸就是在西一點紅到東一點紅這一片海岸,最後也是在這裡,共軍被擊敗、殘兵被俘虜,按照國共兩邊自己的統計參考維基百科估算至少有上千名共軍陣亡,國軍陣亡的將士沒問題,已被安置在金門太武山下公墓,而上千名陣亡的共軍呢?


聽老家哪兒的宿老及老爸的說法,絕大部分就地掩埋,甚至村里有些人當時還被國軍要求去協助處理,這些人埋在那裡呢?就在西一點紅及東一點紅那片海岸。

回想一下,古寧頭戰爭打完了後,國共間還是很緊張,金門周遭海岸開始佈滿各式各樣的地雷,戰車雷、人員殺傷雷等不勝煩舉,怎麼佈雷的呢?聽過父執輩駐守過金門的一位陸軍徐伯伯說,以人員殺傷雷為例,簡單講:【要多少、有多少、撒多少】,雖然有些誇張,但打個八折,應該也離真實情景不遠。也因為如此,沿海的沙灘絕大部分沒有經過什麼翻動。

接著,民國95年5月26日,台灣的立法院通過【殺傷性地雷管制條例】,依法需於102年6月14日前完成國內(主要是金門馬祖地區)地雷的清除。政府開始了除雷。97年12月,除雷工作進行到古寧頭沙崗北邊海岸,清出了上千具骨骸,挑出了塵封已久的往事。官方說是有含當地民眾明清時的先人古墓,但以早期民眾習俗,所謂明清時先人古墓,也僅是各自埋葬在田裡或田邊,概算沙崗的農耕地數量以一百計,一田兩位也才兩百,怎樣也與上千具骨骸兜不攏。因此,我自己推估上千具骨骸其絕大的部分,應該是當時共軍陣亡的將士。

我用GoogleEarth的時光機,抓了兩個時間點、同一個地方的衛星空拍圖,分別是2006年及2009年,2009年那張可以看得到好像畫了格子似的除雷作業區塊,有興趣者可以用GoogleEarth或Map來看看。
2006-08-11
2009-10-29
















負責第一線除雷的金防部人員心理總也感到不安,縣政府也需妥善處理好先民古墓的問題,而該區域屬於金門國家公園所管理的範圍,所以三方共同想了個做法,設立【萬聖祠】以奠祭該無名之亡靈,在99年7月落成【萬聖祠】100年4月29日舉行安座儀式

此做法除了消弭了當地村民不安外,我想最重要的意義是讓當時共軍亡逝的後代,也能夠來此弔祭先人。這方面相對於縣政府計劃要做的百年和平鐘,應有相輔相成的意義,可以相得益彰,讓【戰地】真正轉化成【和平之島】,也讓兩岸民眾的心更加緊密。

先前看過大陸一位歷史軍事專家的文章,以大陸的角度來敘述金門戰役(及古寧頭戰役),最終提到從廈門瞭望,遙祭在金門戰役逝世的親屬。如今萬聖祠已奠安,兩岸商談的陸客自由行也即將開放,讓有需要的人們,可以更近、更人性地完成其心中的掛念。

後記:
父親有提到在古寧頭這,之前每年農曆七月,村里的鄉親都會集資購買金紙,由村長統一拿到沙崗祭拜,我想這也是鄉親所能夠盡的微薄之力吧!

願、戰爭的傷痕,
能、慢慢地撫平;
祈、兩岸共攜手
創、萬世之太平。